透過跨文化交流推廣音樂

《紅樓夢組曲》

王立平,董昭民及李垂誼改編及作曲
大提琴與中樂團
2012年5月4日 (五)
世界首演
  • 日期時間
    2012年5月4日 (五)
  • 音樂會
    紅樓夢
  • 地點
    香港文化中心 音樂廳
  • 藝術家
    香港中樂團
    閻惠昌,指揮
    , 大提琴獨奏
王立平先生的《紅樓夢組曲》就如小說一樣,令人一聽難忘。當我第一次聽到香港中樂團演奏這首偉大的作品時,已馬上被它迷到了。《紅樓夢組曲》的旋律一直在我的腦海裡縈繞不去,之後更越發覺得此曲與大提琴的音域十分相配。此曲不單很適合用大提琴來演奏,更可透過大提琴將人耳可感受得到、曲中描繪的那種細膩情感和人物的情緒跌宕「唱」出來。
 
《紅樓夢組曲》當中可供選擇的美妙旋律多不勝數,但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找到一種合適的形式來展現這首作品。最後,為了保持原曲精神,我們保留了「組曲」這形式,讓這首樂曲能在整個作品的宏大框架之下,每一樂章既是主體敘述的一部分,同時也具有各自的特色。
 
— 李垂誼
這首大提琴與樂隊的《紅樓夢組曲》採用傳統套曲的形式,一共由五首王立平先生原創的歌曲旋律為主軸,加以編寫、創作而成。五首組曲的順序為〈秋窗風雨夕〉、〈嘆香菱〉、〈上元節〉、〈枉凝眉〉和〈葬花吟〉。前三首組曲加入評彈說書風格的小序奏,將《紅樓夢》小說的文學氛圍與中國傳統的說唱藝術相結合,以大提琴渾厚深邃的音色和東方民族樂團纖細清麗的絲竹嬝音,一同傾訴這跨世紀的愛恨淒情遺夢。
 

秋窗風雨夕

以彈撥樂器的雨滴聲交織著竹笛的風聲,描繪出黛玉惆悵不安的心情及多愁善感的內心世界。
 

嘆香菱

是對命運多桀的無奈與釋懷。香菱的離世,是一種解脫的喜悅,也是一種人魂重聚的安慰。
 

上元節

大觀園中的上元節慶,展現了榮國府繁華富貴的極至!此曲以滑稽的劉姥姥逛大觀園為引子,歡樂喜慶的樂聲迴盪在賈府的堂廊春池裡!
 

枉凝眉

《紅樓夢》集大喜與大悲為一。有情人在命運的捉弄下不能終成眷屬,枉費此生。本曲直接將〈上元節〉熱鬧的聲響轉變成〈枉凝眉〉悲劇的開場,為黛玉的癡情冤恨,泣琴鳴鼓。
 

葬花吟

「天盡頭!何處有香丘?」人亡如花落,殘落有誰憐?惜黛玉……
 
— 董昭民
影片廊

其他演出

香港貿易發展局紐約香港晚宴
作曲家
王立平,黃學揚改編
日期
2013年6月11日
會場
美國紐約
藝術家
李垂誼,大提琴
諾林・卡茜迪-普裡拉,鋼琴
蓬瀛狂想
作曲家
王立平原作,董昭民及李垂誼改編及作曲
日期
2013年9月5日
會場
臺灣國立傳統藝術中心
藝術家
臺灣國樂團
閻惠昌,指揮
李垂誼,大提琴獨奏
世界首演資料